已经将方案提交给官家了么?”
书记没有立刻回答,他想了一阵,认真地说道:“太子,若是按照文丞相的方案,将来会是由官家与各省主官商议国家大政方针。我们提出的方案里面,决定大政方针的还在朝廷。只是朝廷有了方向之后会命各省主官进京与各部会一起商议。很多事情甚至不用各省主官参与,还是由朝廷各部与学社以及我们这些部门商议决定。”
这话让赵谦想了好一阵,他试探着问道:“难道不仅省要实权化,各省的学社也要实权化?”
书记没说话,只是点点头。赵谦暗自吁了口气,只觉得自己来的太对了。老爹一直非常重视学社,只是学社与各地方主官之间爆发过许多矛盾冲突。如果大宋制度真的出现全面改动,学社必然要掌握实权。毕竟上百个州府的不好处置,二三十个省的主官可就好管理的多。
离开委员会,赵谦决定自己还是别掺乎到此事中来。这件事牵扯极大,赵谦宁愿做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不是主动的参与者。老娘反复告诫过赵谦,他是太子没错,但太子首先是官家的臣子。历代坏了事的太子无一例外都没有弄明白自己的定位,那些废了太子的皇帝也许有错,但是太子本身也不是没有重大责任。
确定了自己的立场,赵谦继续他的差事。老爹让他多了解工业生产的目的已经非常明确,大宋现在的支柱之一就是工业。工业和农业垮了,大宋就完蛋了。工业部的高官尚且买到了劣等货,那就说明劣等货在大宋的影响力已经比想象的要大得多。整个民间必然有大量这等货物在各地流通。
大宋工业生产规模极大,别说弄明白各个工厂的现状,光是弄明白工业部都管理了什么已经是巨大的工作量。赵谦这一忙就停不下来,首先是重工业部门纷纷叫苦,说用户们的要求越来越高,各个工厂日子都不好过。轻工业部门更是如此,他们挨骂最多,委屈也最大。
“太子,俺们各个组长已经每天巡视,可每个人都不同,怎么可能要每一件产品都一样品质。俺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