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小八义》、《七剑十三侠》、《七剑十八义》、《刘公案》、《张公案》、《李公案》、《彭公案》(续至十七集)、《续施公案》、《续儿女英雄传》等。这类书籍,不特书贾为了牟利,请人写作,甚至文人学士,如文康俞樾,亦乘兴执笔撰写删改。其流传之广,影响之深,阅读当时的文献记录,尚可想象其盛况。这是武侠小说的第一次兴盛时期。但是内容陈陈相因,了无新意,所以清末民初虽仍有香梦词人、冶逸、陆士谔、漱六山房(张春帆)、乃至叶楚伧、苏曼殊、何海鸣、陈冷血、孙玉声、胡怀琛、陆澹安、戚饭牛、林纾、包天笑、李涵秋、李定夷、张恂子、郑逸梅、姜侠魂、杨尘因等人撰写武侠技击小说,但都被谴责,狭耶小说所掩盖、取代,这是武侠小说的第一次衰落时期。
但在中华民国建立之后不久,从1920年到1950年三十年间,北平、天津、上海等地武侠小说作家作品又如雨后春笋,到处怒生!这是武侠小说的第二次兴盛时期,而这个时期,就其发展,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约而言之,20世纪的20年代,当以不肖生(原名向恺然,代表作是《江湖奇侠传》和《近代侠义英雄传》)领袖群英,而赵绂章(字焕亭,代表作是奇侠精忠传。赵氏当时与向氏齐名,有南向北赵之称,但思涉于邪,内容结构,亦不及向氏。但后起的还珠楼主,则明显的受向赵二氏的影响)、文公直(代表作是《碧血丹心大侠传》、《碧血丹心于公传》、《碧血丹心平藩传》三部曲)、姚民哀(代表作是《江湖豪侠传》)、顾明道(以《荒江女侠》最著名,而实不甚佳)四人为辅,这是第一个价段;30年代,则还珠楼主(原名李寿民,代表作《蜀山剑侠传》)一枝独秀,艳压群芳,令前此及同时作家都黯然失色,这是第二个阶段;而与还珠楼主同时或略后,则有白羽(原名宫竹心,代表作《十二金钱镖》)、郑证因(代表作《鹰爪王》系列各书)、王度庐(代表作《鹤惊昆仑》系列各书,《卧虎藏龙》最佳)、朱贞木(代表作《七杀碑》、《虎啸龙吟》)、张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