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分三六九等,
木分桦梨紫檀。
良莽不齐混一团,
都在充分表现。
穆彰阿对琦善轻轻说了几句,忙提笔在手,给广州方面写了一封信。信中指示他们在广州的亲信伍绍荣,就如何对待禁烟、如何对付林则徐等问题,做了安排。然后,派人用六百里急传的速度送到广州。
单表林则徐,他考虑到禁烟事关重要,不应多耽误时间,即刻决定了起程的日期,叫手下人做好一切准备。一八三九年一月八日,林则徐上午入宫陛辞——也就是向皇上辞行;下午,便在北风呼啸中离开北京,向广州进发。
韶关镇是林则徐去广州的必经之路,地方官民早就做好了迎接林钦差的准备。这一天,林则徐一行人员来到韶关镇,欢迎的人群立即沸腾起来:“林大人到了!”“欢迎林青天!”整个韶关镇欢声雷动,响彻云霄。
老百姓这样拥戴林则徐,并不完全是出于好奇,想看看这位钦差大臣长得什么模样,而是因为林则徐在湖广总督任上,办案认真,执法严明,有个清官的好名声。更主要的是他一贯力主禁烟,代表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愿。
林则徐坐在轿里,目睹此情,深受感动,便命林升:“卷起轿帘!”卷轿帘做什么?让老百姓随便瞧瞧他,他也好看看老百姓。在封建统治年代,能做到这点就很了不起啦!那时候,当官的又压老百姓,又怕老百姓,官越大越怕,与老百姓好像隔着几座大山。外出的时候,总是带着不少亲兵卫队保护,把轿门捂得很严。总之一句话,就是怕死。林则徐则不然,他秉公办事,爱民如子。他常说:“没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让老百姓认识认识自己,有什么不好呢?”
话休絮烦。林升把林则徐的轿帘掀开以后,老百姓立刻往前拥来。可真开了眼啦:就见林则徐五十上下的年纪,四方脸,白面皮,宽脑门儿,高颧骨,狮子鼻,方海口,三络短髯,细眉朗目,大耳朝怀,头戴花翎,身穿黄马褂,端坐轿内,笑容可掬,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