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风送凉,白昼的燠热在午后乌云密布却仍无雨下后愈发闷人,直到申酉之交时,城里才有一阵风起,吹散了一些暑气。这是前元朝的大都,大明洪武年间改称北平府。经过十多年的鏖兵争战,大都虽被大火烧了几次,不少房舍建筑都已成了灰烬,但旧皇城却奇迹般未受重大破坏,坚实的帝都城墙依然屹立无恙。这时城西南的顺承门前,有三人三骑正要进城。守城门的军士中,一个军官笑容满面地对一马当先的清癯和尚招呼道:“道衍法师回来啦,这一趟恐怕去了两个多月吧?”那和尚合十为礼道:“正巧哩,和尚出城那天,在这城门当值的也是你丘老总,可真有缘了。”那军官又向后面跟着的一位虬髯和尚、一个青年书生打招呼道:“这位镜明法师咱是识得的,还有一位……”道衍指着身后的青年书生道:“这位胡相公,是贫僧在南方识得的才子,正要给王爷引见呢。”燕京城当差的,人人都知道这道衍乃是燕王朱棣的头号心腹,平时不但诸般佛典法事悉由道衍以主录僧的身分主持,燕王府各种重大事务的决策,也都少不了道衍的参与。那军官听道衍如此说,便二话不说放行入城。三人进了顺承门,第一条大街右转后,便看到道衍所主持的“庆寿寺”。庆寿寺建于金代,到元代时寺内增建了双塔,大都人都俗称此寺为“双塔寺”。寺院建筑十分雄伟,古朴之色及飞檐之美在数百株古松间忽隐忽现,堪称昔日京师寺庙之冠。道衍转首对身后的书生道:“今日已晚,便请胡相公在敝寺暂歇一宿,明日咱们去王府拜见燕王。”那书生拱手道:“胡濙承大师看重,邀来燕京一游,除有荣幸一览古都之规模、长城之雄伟,并得拜见燕王之威仪,如能有缘见识百年京师诸位名医国手岐黄之术,则又幸矣。”道衍和尚道:“燕京乃故元帝都,不仅皇宫之中,便是几个王府里也都供奉不少名医,元亡之后,名医多留下悬壶于市,颇有几位高手值得胡相公认识切磋呢。”这时右方一间宅子里忽然传出嚎哭之声,一辆骡车拉来一具棺木,宅门大开,将棺木迎入,院中挤了十几个人,几个妇人和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