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太行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祭太庙。纣王问所欲,木兰不用诸侯王,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一首改动的木兰辞写下来,子受勉强满意,正常现代人谁没事背什么淫诗?也就语文书上那点必备古诗词,想挑首完全符合此情此景的太难了。
这首勉强过得去。
首先,和女人有关,也算合情合理。
其次,突现了纣王的昏庸。
诗里写明了木兰家里没青壮男子,父亲出征要是死了,家里的顶梁柱就没了,这样的家庭,却还是被纣王强行征兵,无情。
不仅如此,木兰参军前还得买来买去,为国征战还自备行头,抠门。
行军也不顾士兵体力,从黄河一路行到泰山,只花了一天,中途士兵能休息充足吗?
太行胡骑鸣啾啾,太行以北就是大商疆界,敌人的铁骑都已经打到门口了,我们的士兵还在行军,后知后觉。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一句更是将战争的残酷表达的淋漓尽致,但纣王却还是要征兵力战,这是穷兵黩武!
最关键的一点,即使侥幸打了胜仗,木兰凯旋,也没有赏赐。
因为子受把原文的“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抹去,直接跳到了“纣王问所欲,木兰不用诸侯王,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这说明纣王连赏赐都没提到,祭太庙敷衍了事,问了木兰要什么就没后文了。
即使木兰不要赏赐只想回家,怎么也得派点车马送送。
然而都没有。
这样的君王,肯定昏庸。
虽然将木兰代父从军的优秀形象表达的淋漓尽致,但子受看过不少历史网文,女人在古代的地位一向很低,堂堂帝王为女人说话,动了男人的蛋糕,还从军,还当了将军,这诗一出,肯定要遭人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