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军的钦差大臣塞尚阿的御前侍卫。他们会出现在这里,是因为钦差大臣塞尚阿命他们三人前去送信。一直紧咬着太平军不放的清军四个多月前开始围困永安城。经过大大小小数十场战斗,清军终于在永安城南城北各建起了一座大营,加上其他的各路部队的布置,此时已经对永安完成了包围。
在咸丰皇帝的不断催促下,负责剿匪的钦差大臣塞尚阿几天前终于下了决心到前线去亲自督战,出发前他派遣御前侍卫科隆多等三人去永安城北大营送信。御前侍卫与当地官员本就没有什么往来,派他们去送信,还能看看前线的虚实。塞尚阿抱的是这样的打算。
御前侍卫们当然愿意出来走走。在塞尚阿跟前,御前侍卫也仅仅是侍卫。能出来,他们立刻就是京城来的大人物,哪里的地方官都要好吃好喝好伺候。按照满清官场上的规矩,沿途地方上的孝敬自然也不会少。而且送信这事说大不大,却总是个事。等剿灭了太平军,这么一件小事也能算成侍卫的功劳。既然里子面子都能有收获,御前侍卫们自然是“欣然从命”。
只是这三名御前侍卫在路上也不可能摆出太大的架子,他们被被安排在前往永安城北大营的运粮的队伍中。又给他们的安排了一小队亲兵。
运粮队的军官是名姓刘的把总,他对这三位身穿黄马褂的侍卫根本不敢怠慢,前前后后伺候的极为殷勤。科隆多他们对此非常满意,数次表示要在钦差大人面前为这位把总“美言几句”。刘把总当然识趣,一封银子恭恭敬敬的递上,科隆多他们当然就笑纳了。
对这趟旅程的安全,三名御前侍卫中为首的三等侍卫科隆多并没有什么担心。在钦差大人身边当侍卫,往来的公文自然是清楚的很。清军动用了五万大军围剿太平军,即便不少部队并没有到最前线,永安城外的南北两个大营中也有三万多清军逼住了永安城内的太平军。官道直通北大营,已经被清军严密的封锁起来,此时应该是安全的很。护送运粮队的有一百多湖南绿营,战斗力相当不弱。科隆多就更加放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