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信!”时侯大声喊道。
台下哄堂大笑,只有那个女子,用惊异的眼神看了看时侯,她听得出来,时侯不是故意起哄,而是真的信了,他的眼神,很真挚。
白衣女子对时侯点了下头,道:“你信或不信,他都存在,他就是,另一个平行世界的你。”然后,这女子开始了正式的演讲,演讲的题目是:《致平行世界的我们》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这是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在上个世纪发出的惋惜之声,简单的句子,却仿佛说出了所有人的内心:无论选择怎样完美的路,都难免错过另一条路,而这条路通向千万个可能。
想到自己未曾得到的千万个失去,谁不会心中隐隐作痛,难以自已?
更何况,几乎没有人做出完美的选择,生活总有种种不如意来提醒你:当年若选择了那条路,我是不是能过得更好?
于是,平行世界的存在变得不可或缺,尽管这种存在尚未得到证实。
人们愿意相信,平行世界是存在的,在那里,自己正过着称心如意的生活。
你走入了泥泞小径,他在平行世界里却行于康庄大道;
你错过了真爱的人,他在平行世界里却“携子之手,与子偕老”;
你在这个世界疲于奔命,他在平行世界里却悠然自得。
你深夜加班,回来只能吃一碗泡面,不由得浮想联翩:平行世界的那个自己正从事最喜爱的烹饪,为天南地北的客人加餐,听最有趣的人情故事;
你循规蹈矩地过着最平凡的生活:读书、上大学、结婚、生子、变老……到老时,在镜子前抚摸满脸的皱纹,镜子变得模糊,映照出他的人生轨迹:逃学、打架、独身、背包游世界、笑傲江湖,最后埋骨于远方的云雪之山。
人们总觉得,平行世界里的自己,走的是想走的路,爱的是想爱的人,过的才是想过的生活,那个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