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平素宽和,那只在生活上,对于学问,是非常苛刻的,估计全国学者能在他眼里的不会超过五个。而且,他不大懂人情世故,自奉极简,因此对年轻教师生活的困苦,不能感同身受。但方子郊不能跟他讲这个理由,因为不在一个语境,无法沟通。
好在导师并未深问,他给方子郊打电话的目的不是这个,而是一批新出土的竹简。
“浪速大学刚收购两份帛书,你听说了吗?”他问。
方子郊回答:“这种事,除非报纸公布,我们这些学界的小人物哪会知道。”
导师说:“我也是昨天才知道的,他们请我去看。据说是个小墓葬出土的,帛书的内容很有意思,是一些短小的鬼怪故事。之前最早的志怪故事,见于天水放马滩秦简,现在看来,这种文学体裁,还可以推前到战国中后期。”
方子郊心想,看来吴作孚已经把货物出手了,他假装不知:“哦,您看了么,有些什么故事?”
“我看了一部分,似乎志怪故事记载的主角还见于包山楚简。”
方子郊脱口而出:“伍生?”
那边语音有些奇怪:“你知道?”
方子郊道:“随便猜的。”但知道这个谎圆不过去,包山楚简的占卜人很多,伍生怎么也不是最重要的。导师倒没深问,又自言自语似的说:“也许墓主就是伍生,可惜未经科学发掘。不过故事确实神秘,我相信很快会文章满天飞,大家都要抢发明权。”方子郊笑了笑,附和了几句,挂机。
已经是秋天,晚上坐在屋前的院子里,周围一片静谧,头顶上星光熠熠,在北方市,别说从来看不到这样的星星,每天呼吸的空气都让人头晕。方子郊刚上大学的时候,只要出去乘坐一回公交车,就感觉累得不行,总睡不够,还得了严重的咽喉炎,不知怎么回事。后放假回家,一大早就被鸟叫醒,整天还精力充沛,才悟到也许因为城市过于喧嚣,空气太差。但那时并未想得太深,毕竟太喜欢城市文明,电影书店,红男绿女,自来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