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双钳,透心一夹,任古今圣神,未有不生于此而死于此者。故秃戟颓枪,望风远遁;铅槌-杵,见影先奔。使予独往来而无聊,自咨嗟而有恨,从未有知己之逢,如钜鹿之战以快一时者。止闻孙老师久具石心石骨,已成铁脑铁头。况棒出神珍,坚硬刚强有金箍之号;且用通仙法,短长大小得如意之名,可称鏖战精兵,冲锋利器,倘纵之击搏,定有可观。是以未得相亲,常形梦想;今逢当面,可谓有缘。因肃此陈情,上希电览。倘名不虚传,果称善战,请大开壁垒,以为杀伐之欢;倘真为假托,不敢交绥,可自缚山前,以纳过情之命。战书到日,乞鉴裁批示。
小行者看完了,哈哈大笑道:“这老婆婆甚不知耻,怎要与人厮杀的战书,却撒娇撒痴写做偷汉的情书一般?本不该打死他污辱了我的铁棒,但他既苦苦将头就棒,若不超度他一棒,只道我和尚家不慈悲。也罢,也罢!”就向老和尚讨了笔砚,在战书后大批两笔道:“既老婆寻死,可于过山时纳命。”批完,就将战书递与老和尚,叫他发与来人带回。那两个妇人得了回批,欢欢喜喜去了。这边小行者方叫猪一戒挑行李,沙弥牵马,伏侍唐长老西行。老和尚只不放心,犹或前或后跟随。
他师徒们又行了一日有余,方远远望见大剥山在前拦住,果然好一座山,十分秀美。有诗为证:
山山奇怪突还砑,独有兹山丽且华,
眉岫淡描才子墨,髻峰高插美人花,
明霞半岭拖红袖,青霭千岩列翠纱;
慢道五阴终日剥,一阳不尽玉无瑕。
师徒们到了山边也无心观景,只准备与婆婆厮杀,却又不见出来,欲要竟进山去,又恐怕内有埋伏,只得缓缓而行。正狐疑间,忽听得山中隐隐有金鼓之声。唐半偈听得,便叫:“徒弟呀,我看这个老婆婆先下战书,又不突然轻出,山中却又金鼓喧阗,举动大合兵法,你们须要仔细,不可轻敌。”小行者道:“我也是这等想,师父说得最有理。”便对猪一戒、沙弥二人道:“那婆婆出来,你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