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结束的时候,足足走了一个月,上海遥遥在望。
1884年6月23日,(闰五月一日)。法军向驻扎在越南观音桥(今北黎)的清军提出“接防”的无理要求,遭清军代表拒绝。法军开枪打死清军到表,进而炮击清军阵地,清军被迫还击,激战二日,打死打伤法军近百人,击退法军,李鸿章幻想的和平,不过在《李福协定》签署了一个月零十二天以后,破灭了。
同一天夜里,迁延再三的沈从云,也到了上海,找了家旅馆安顿下以后,次日沈从云拿着关防,西装革履,让青弦绑着假辫子,骑着马带着盛小七,前往顶头上司上海苏松太道邵有廉的衙门去报道。
身为长随的盛小七,最近精神头挺足的。他这样的下人,在盛宣怀的府上一抓一大把,如果不是跟着沈从云出来,这一辈子也许就在盛府上干到死了,别想有出头之日。
临行前夜,盛宣怀把盛小七叫到跟前,好好的叮嘱了一番。扬言是沈从云开口要盛小七跟随的,这是要盛小七死心塌地跟沈从云干。同时,盛宣怀还说:“子归老弟,年少轻狂,如生事端,需速速报来。”这就是要盛小七做耳目。
不管怎么样,盛小七能跟着沈从云出来,让一干盛府上的下人们羡慕不已,都说这小子祖坟冒青烟了,沈从云前途无量,盛小七也要发达了。
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怀揣着沈从云给的散碎银子,伺候沈从云在衙门前下马后,盛小七这才上前去,给门房塞过去5两银子,然后递上沈从云的名贴。
不多时,门内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远远的在门里头就喊:“哈哈,来的可是被李中堂摔了一屁股墩的沈子归?”
我日,哪壶不开提哪壶,他怎么知道这个事的?
沈从云纳闷之际,门里已经出来一个四十左右的中年官员。邵有廉是上官,照理沈从云要进去见他的,没想到他居然出来迎接了,这倒是很出乎沈从云的预料。
“沈从云!见过大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