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随着郭从龙冲过察罕军的阵地,只看了一眼,就确定地说道:“正是李察罕。当日益都战时,他便这般模样,手拿玉如意,状似倜傥。”
李和尚招呼强弩营的主将,问道:“能射中那厮么?”
这个将领计算了一下距离,说道:“相距太远,望楼也太高。除非我军推进到城下,否则是射不到的。”
“可惜,可惜!此番出军,因只是‘试试鞑子的防御’,没有带火炮来!若将咱们的大将军炮带来,这厮难逃一劫!”
海东的火器归崔玉负责,在邓舍连续不断地大手笔投入并及帮助(他根据后世的见闻,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下,上至火炮、下至火铳,都有了很大的改良。不但精确度有了提高,而且因为改进了火药的配方,射程也有了提高。
李和尚再三观察李察罕,眼看着一块儿肥肉在眼前,却硬是没法儿吃不下去,着实可恼。
他下令说道:“快点把投石车装起来!先往那望楼处砸几下!……,他妈的,一把年纪个老头子了,还‘状似倜傥’?你以为你是周公瑾么?”不得不说,海东的“军官培训团”做得确实不错,成绩斐然;便连李和尚这样一个大老粗,都知道周瑜的字,且知道他的风流倜傥了。
……
曹州城头,望楼上。
“大帅,有些不妙。”
“怎么?”
“你看那边,贼军架起了投石机,往咱们这个方向移动,好像是想朝这边开炮。莫非李和尚发现了大帅在此?……,请大帅先暂下望楼。”
察罕帖木儿往那边瞧了一眼,漫不在乎地说道:“老夫正在等出击的良机,他若现在朝吾开炮,才真是天助我也。”
“这却又是为何?”
“你看他还没有做好攻城的准备,先开投石机,必会吸引住其全军的注意力。当他们都注意到老夫这里的时候,自然便是我军出击的良时。”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