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出两个著名歌唱家,你们信不信?!”
长影厂的张听雪、吉林省音协的张哲宇、上海音协的王碧萱,以及亲自赶过来的李大姐,四人听了都齐齐点头。
这不是废话么,如果不是冲着陈凡写的两首歌,今天谁会跑这里来?
好歌都要抢的好吧。
本来绝大部分作曲家、词作家都是有单位的人,他们的作品也要服从单位安排,首先考虑本单位的歌唱家,而且在他们单位内部,让谁来唱,也是需要“抢”。本单位没有合适的人,才会考虑其他单位的歌唱演员。
难得突然冒出来一个野生的音乐家,还是全国著名作家、人尽皆知的那种,忽然创作了两首一听就难忘的新歌,不赶紧过来争取,难道坐在一旁看戏?
今天来的只有他们三拨人,明天有多少人过来,那就不一定了。
陈凡看着眼前这一幕,也感觉脑子隐隐作痛。
前天他随手写了两首歌,让况明义交给江南交响乐团去配音,同时请他们交响乐团的歌唱演员试唱。
结果好嘛,半天时间不到,消息就已经传遍全国各地的音协、交响乐团、文工团……等等文艺单位。
其实也不能怪江南交响乐团的同志们沉不住气。
主要是憋屈了太久,忽然拿到两首一看就是经典的作品,此时不炫、更待何时?!
在这里必须要感谢万木春科技有限公司的工程师们,是他们没日没夜地忙着安装程控交换机,截止到8月底,已经为十几个省会城市安装了机器,才能让交响乐团的电话,在半天内打遍全国。
还唱歌给同行们听。
一首《少年壮志不言愁》、一首《从头再来》,不仅感染了交响乐团的同志们,也刺激了接听电话的众多音乐家。
老朋友忽然有了翻身的机会,那可比自己没得奖还难受。
几乎是一夜之间,十几家单位闻风而动,纷纷派出精兵强将奔赴江南,务必要将这两首野生的歌曲抢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