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的八极拳,但并不意味着通背拳就弱了。
不仅不弱,在武林之中,甚至一度有“拳遇通背亡”的名声。
三大内家拳、八极拳这些拳法之所以名气最大,是因为他们与权贵牵扯在一起。太极拳不用说,杨露禅创杨氏太极,满京城的权贵子弟都争相拜师。八卦掌的传人更是投身大内,几乎成了清廷大内侍卫的必修功夫。
形意门也不差,李存义早年投身义和团,“单刀李”杀得洋人胆寒,自此形意拳名震北地,与太极、八卦一起列入三大内家拳。
八极就更不用说了,神枪李书文除了一场友谊赛,其他时候就没输过,弟子霍殿阁做过溥仪的保镖,后来因为经常欺负小本子被开除,弟子刘云樵给老常做过警卫官和警卫队武术教官,弟子李健吾做过李先生的警卫员。
这四门拳法,都是因为与官方紧密相连而名扬四海。
但其他北地拳术,比如通背拳、番子戳脚、谭腿、三皇炮锤、梅花拳等等,都不比那四大拳法稍弱。
就比如梅花拳,曾经就是乾隆时期某届武状元的看家拳法。
此时与杨振龙对战的赵凌冬,一身通背拳几乎出神入化。
而凡是练通背拳的,一般都会练劈挂掌,这两门拳法都讲究放长击远,修炼有成之后,再练以“近身短打、刚猛至极”著称的八极拳,学有所成之后,堪称近战无敌。
只见赵凌冬以刀做拳,一柄环首大刀时而势大力沉、时而神出鬼没,又时而贴身游走时隐时现,将杨振龙的攻势尽数挡下,一时半会儿之间,形成势均力敌之势。
不过势均力敌可不行,要不然怎么体现出老道长的剑术精湛呢?
陈凡拿起大喇叭喊道,“赵师傅要狼狈一点啊。”
赵凌冬一听,刀势立刻一缓,杨振龙瞬间眼睛一亮,手中长剑又迅疾三分,刷刷几下,给赵凌冬的衣服破了几个洞。
贴在他身上的血包瞬间渗出血液,将衣服染红一片。
陈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