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致轩此言令叶秋汗流浃背,顿时恍然大悟。为什么蓝天要拉拢那么多家电影公司。如果拉拢博纳与华影及中影只是为了他们的院线,可以从基本与风紫对抗。那么拉拢电影公司,无非就是为了拉拢片源。
纵然院线商在中国是大爷中的大爷,可一旦失去片源,院线商立刻就能从大爷变成孙子――院线就是拿来放电影地,没有电影放映,那只剩下完蛋二字。
瞬息间,叶秋几乎想到了一切。博纳在影协主席的宝座上得了很大的好处。当然不太舍得下去,偏偏风紫又要求博纳下去,让给长信,这就彻底逼反了博纳。
除了风紫与长信之外。国内最大的电影公司都被蓝天拉拢在一起。这联盟显然具备非常强大的声势与号召力,尤其是在三年来风紫不太管事。今年来全线溃败的形势下,这联盟就具备了在电影业地绝对号召力,起码表面来看是如此。
连续数年每年都只投资四十部影片,其中有一半都是新星导。长信与新力量都涉及投资电影,但加在一起也不到三十部影片。
寰亚与骄阳等香港公司最初全面进军内地时的确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到现在,那暂时的冲击力量完全消逝了。他们本身的确算是资产与规模都不小的公司,但是,他们本身投资与发行地影片还是不多――而且香港亦就只剩下那么几家公司了。
尽管寰亚等香港公司与德龙集团每年累积投资影片在四十部上下,尽管他们勉强算是风紫联盟比较嫡系的成员。可他们仍旧可以拉拢的,尤其是在蓝天联盟的强势之下,绝对有机会拉拢――如果再取得更多的院线,那香港电影公司也无力抵抗这种诱惑。
也许寰亚等公司即便投奔了蓝天联盟,也不会与风紫决裂。但是,只要寰亚等公司投靠过去,那就是平白的壮大蓝天联盟的威势,对争夺院线更有利。
风紫联盟每年除那意义不大地新星导,真正有价值,值得在戏院上映的只有五十来部电影。而蓝天联盟呢?
正如前文提到,各公司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