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也。”
均,亮弟也,事魏。柳乃长笑曰:“一门而事三国,何言忠汉室。乘乱世而起,弄其才技,轻动水火,驱黔首诸刀兵,成家名诸白骨,何言仁兮。”
其人怒而搏之,避三脚,进三拳,皆中柳腰。
柳仆诸地,含痛曰:“拳不胜,言胜否?”
其人曰:“言胜。”
柳曰:“亦中某三招,不愧某自号‘柳三国’也。”恬然自得。
【杜五】
沧州杜五,性任侠。
日过某县邑,民多淫祀,适值月食,县宰因劝令治天犬宫,立金鎏银像,蘸斋四十九日,夜间走水,失右耳。大索县境,得其人,判以右耳偿。
其人曰:“不耐其痛,愿以金耳代之。”
宰谋其利,因纵之,复以银耳修。
杜五闻之,径入宫中,截犬尾扬长而去。三日过而自首曰:“银尽矣,愿偿。”
宰喜曰:“金何在?”
杜曰:“无金,愿偿以尾。”
宰怒曰:“人何有尾?”
杜曰:“窃耳偿耳,窃尾自然偿尾,法令不可更易。”取刀虚斩,弃于堂上,空空如也。曰:“尾在此。”腾跃而去。
【吴教授】
至德后,唐室礼佛益笃,而民风渐移。贞元中,兴元有吴教授者,中夜闻户外私语,潜起听之。一沙弥曰:“吾师向峨嵋去,何假路于此?”
一老僧曰:“此地有佛气,故来观之,惜未成也。”
沙弥问其详,老僧低语曰:“城南三里老槐,生有千年,业已通灵。果有檀越至诚,埋金其下,可保福泽三世,大舍利佛降于宅。”沙弥曰:“谨受教。”声渐寥。时月圆光明,投二像于窗,惟见渐行渐小。
吴教授乃排闼趋出,杳无形迹。遂倾家中银,及酒器银盆诸属,值数十缗,共埋于树下。
不数日学生或言曰:“日见东门善皮影者伍一郎以银器换酒,参差师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