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相呼应,尽管各支派在分地时有着差异化的地业分配(18:11 - 28),每个支派的土地范围、地形、资源等都不尽相同,但他们却能在示罗共同敬拜神,在敬拜中实现了超越差异的合一。这表明,在神的大家庭中,差异化与合一敬拜是可以并行不悖的。不同的个体、群体虽然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差异,但在对神的敬拜中,能够找到共同的根基和纽带,实现真正的和谐与团结。
使命的终极目标:《启示录》7:9 - 10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宏大而壮观的景象,“此后,我观看,见有许多的人,没有人能数过来,是从各国、各族、各民、各方来的,站在宝座和羔羊面前,身穿白衣,手拿棕树枝” 。这表明教会当下所进行的“分地”,即文化使命,是为了终极的“万国归主”服务。就像便雅悯支派所分得的土地中,耶路撒冷最终成为圣殿所在,成为神的荣耀彰显之地。教会的一切行动,无论是传教、慈善、社会服务还是文化传播等,都应当指向永恒的敬拜,都应当以引领更多的人认识神、归向神为最终目标。只有这样,我们的行动才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平衡“敬拜与行动”的实践
敬拜驱动行动:以色列人在会幕中领受神的异象,从神那里获得力量和指引,然后积极地投身到分地和建设的行动中。同样,今日教会也需要在敬拜中聆听神的声音,寻求神的方向。《使徒行传》13:2记载“他们事奉主,禁食的时候,圣灵说:‘要为我分派巴拿巴和扫罗,去作我召他们所作的工’” ,通过敬拜和禁食,教会能够更加敏锐地捕捉到神的旨意,从而避免沦为一个仅仅处理事务性工作的机构。敬拜能够激发我们的热情和使命感,让我们在神的引领下,积极地参与到各种使命实践中,为神的国度拓展疆土。
行动深化敬拜:便雅悯人分得险要山地,他们需要在这片充满挑战的土地上努力开拓,通过辛勤的劳作和不懈的奋斗,将这片土地建设成美好的家园。教会也是如此,需要在职场、社会中活出敬拜。《罗马书》1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