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遵月楼。重新观看了这两出戏。
花木兰和柳如是两出戏,一文一武,一者守家卫国,替父从军,宣扬的是忠与孝。一者国破家亡,以身殉国,宣扬的是义与气节。
可谓是十分符合主流价值观了。
唯一勉强为人诟病的,也不过是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件事。
但是这样的声音,也极其微弱。
毕竟大濋军中,一直都有女兵和女将,更有一些女性大修行者,端坐于天穹之上,执棋于苍生棋盘,所谓的‘男尊女卑’也不过是少数朽腐之辈的妄谈而已。
就这两出戏,一共轮流上演了超过十天。
十天的时间里,上阳城里几乎上可以说是有点闲钱的人,都到遵月楼里去看过了。现在的遵月楼,可不仅仅只是晚上开门营业。
白天也堂而皇之的打开大门做生意,且客似云来。
已经开始脱离正常的青楼的营业模式。
看过的人,都自发的成为了这种新的表演模式的吹捧者。
虽说任何一种表演模式和艺术形式,都是在质疑声中缓慢发展的。
不过,林商从一开始,就拿出的是比较成熟的作品和表演形式,且这种表演方式,又极容易被理解。这大大的加快了这种新型表演模式的风靡速度。
上阳城里,其它大型一些的青楼,也都迫于压力开始进行短期的‘整改’。
只是没有林商的先觉与高度,他们仓促搭建的舞台,要么过于小家子气,以至于无法展现各种情景和画面,导致舞台生硬,表演尴尬。要么就是剧本拖沓、冗长,刺激不到观众的爽点,误入歧途。
跟风者们,往往是大肆宣传一番后,却没有得到想要的回报和效果。
只能继续暗戳戳的学习和抄袭,等待时机,后来居上。
花了小半个月的时间培养市场和观众。
又等到花木兰和柳如是这两出戏的热度降下来些,人们基本上都熟知了故事梗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