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顾祄带着中书省,领着六部官员,处置着日常各项大事。
皇帝觉得生病挺好的,而且天气渐渐没那么暑热了,他越发懒得管任何事,只想再冷一点,好名正言顺挪去有汤泉的骊山行宫住着,离那些烦人的朝政远远的。
但是有一项头等大事,还等着皇帝裁决,那就是要立太子。李峻与李崃谋逆身死,虽然皇帝说,是揭硕奸细刺驾,还坚持以王爵之礼下葬了李峻与李崃,但这件事已经被群臣称为两王之乱,又有谣言说秦王只怕伤重不治,更有最为险恶的谣言,说其实此事是秦王夺储杀死两王,秦王也因此身受重伤,朝中人心惶惶,再度动荡起来,外有强藩如崔倚,内有太子的长子、当初勤王之师也曾经承认过的太孙,所以顾祄为首的文臣都认为,此时应该当机立断,立储东宫,以安人心。好在秦王伤势虽重,到底还是一天一天,慢慢好起来了,据说能说话了,也能下床走路了。
皇帝无精打采。顾祄来探病,也是要探一探皇帝的口气。皇帝觉得,还有什么意思呢?自己心爱的两个儿子都死了,只剩下李嶷,要立他为太子,那就立吧,反正也没得选了。
顾祄不由得微微松了口气,躬身道:“陛下既然圣躬不豫,那就册立秦王为太子,并令太子监国吧。”
皇帝忍不住哼哼唧唧,表示自己身上仍旧不舒服,说道:“可是秦王不是受了重伤,还在养伤吗?”
顾祄道:“秦王殿下年轻,再重的伤,养些时日就好了。陛下的圣躬要紧,若不好好调养,那就是关碍社稷的大事。”
这句话皇帝很爱听,他也觉得自己身体最重要了,比这天下所有的事加起来都要重要。
顾祄说道:“那臣就替陛下传旨给礼部,准备册立太子的大典。”因为册立太子是大事,现在预备起来,也得好几月工夫才行,要先令钦天监择吉日,再替太子赶制衮服,并冠冕,还有金宝金册,礼部有无数繁琐的礼仪需要预备。
皇帝可有可无地点了点头,顾祄又道:“还有一桩事,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