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说陛下要亲自审阅。”
曹睿哼了一声,他当然看出来是几位辅臣亲自写的。曹休曹真的书写如鬼画符似的,一般文人想故意写还写不出来。
想到这里,曹睿决定亲自教教他们。
“孙中书,为朕拟旨。”
魏国继承汉制,朝堂中枢的权利机构也基本相似,可分为尚书台、中书省、侍中寺。
中书监刘放和中书令孙资,这两人执掌宫廷机密,负责拟旨宣旨等等诸事,是皇帝的机要官。
孙资连忙坐到侧方的小书案后,提起毛笔蘸了蘸墨,等待曹睿接下来的言语。
“朕说的乱一些,你先记下。整理过再发出去。”
孙资连忙答应。
“让他们四个人轮流来写,每五日给朕交上来一份简报。”
“每月一次的大朝会,当着群臣做一份大的报告,这个也是轮流来做。”
“至于报告的写法嘛,分为内政、军事、外交三个部分,各挑些重要的事情,把起因、发展、结果、评价写明白,写的详细些,不许再给朕吟诗作赋了。”
“写完这三个部分,最后再补个总结。”
见曹睿不再陈述,孙资拿出一卷绢帛,准备把刚才竹简上速记的内容,誊抄一遍作为圣旨。
刘晔在一旁连连夸赞。
“陛下此举着实精妙,辅臣们按陛下的法子来写,言之有物且有实例。”
“陛下端坐洛中,则可看遍我大魏江山了。”
曹睿笑了笑,这在后世被人唾弃的事情,拿到三国年间都算先进了。
日报、周报、季度盘点、年终汇报……曹睿手里这么多法子,现在只是让辅臣们写个周报而已。以后再给你们慢慢上强度。既然都愿意为大魏效死,朕也用不着你们去死,老老实实的在尚书台上班好了。
将来如遇战事,曹休、曹真肯定是要派出去统兵的。若是这两个人不够,陈群也可以派出去,毕竟陈群身上还挂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