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身工资就不多的他无法再献出更多的爱心,可每每看到除他之外,还有很多人在默默关注着这样一群孩子,他自己仿佛也受到鼓舞一般,暗自下了决心要将这份‘事业’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一年多的时间里,肖跃在华城报业的工作通过那次农民工采访渐渐打开,随着工资水涨船高,他登录希望工程网页也越来越多,想要再尽一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这一次点开网页后,他看到网页上多了一个新项目,有些意外地点开之后才发现,项目已经启动了有些时日,而旁边页面上显示的已捐款人数却寥寥无几。
他认真地查看项目介绍,才知道这是一个针对于大学生的资助项目。
贫困大学生一直以来都是学校乃至社会各界帮扶的对象,但恰好因为这样的印象,导致很多贫困大学生实际上能收到的帮助反而杯水车薪。
前有社会捐款、后有学校设立的各种奖学金助学金,贫困大学生就处在这样一个略显尴尬的位置上,伸手多要一些仿佛实在太不懂事,但高昂的学费又实打实地摆在那里,压得他们喘不过气。
肖跃在这些贫困大学生中间,看到了一个略显特殊的对象。
与其他实打实贫困山区出来的大学生不同,苗香寒亲手写下的陈情信让肖跃看来更为动容。
她是今年考上西北师范教育学院的一名新生,是小村落飞出来的金凤凰,本应成为全村人骄傲的她却因为刚刚出生的弟弟而有可能失去接受教育、成为一名老师的机会。
入学通知书与弟弟的降生几乎同时向她的家庭报喜,但一张薄薄的纸片远没有一个呱呱坠地的大胖小子来得实在,苗香寒贫苦了大半生的父母合计了好几天,最终还是决定服从命运的安排,苦求着苗香寒放弃学校而是去工作,省下来的学费在村子里,可以让她的弟弟有一个差强人意的人生。
苗香寒写道,梅花香自苦寒来,她在苦熬了18年之后考上了大学,可不正应了这句话?于是兴冲冲地改了名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