葭苍苍”。害得她红着脸还要跟唐晓解释这水鸟、木瓜、芦苇到底都代表了什么意思。
后来有可能是沈君顾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又或者是唐晓一直没有回信的缘故,那些从英国来的信中,一改最开始诉衷肠的调调,变成了讲述从离开中国到伦敦一路的风土人情,还有到伦敦之后他们遭遇的事情。唐晓在发现自己可以看得懂之后,就不再分享给夏葵看,真是让她抓心挠肝。哪有讲故事讲到一半就不继续讲的啊?
带队的古物馆馆长王延丹发回来的例行报告哪里有沈君顾讲得精彩讲得细致啊!那到伦敦之后的冷遇,他们如何费尽心思约见当地的社会名流,参加沙龙、举办演讲,又如何逆袭一般地在伦敦当地掀起了中国热潮,举办万人空巷的展览等等,王延丹的报告里就干巴巴的几行字,沈君顾可是讲了厚厚一摞纸!
哦,问夏葵为什么知道得这么清楚?因为唐晓是个体贴的人,看她总是欲言又止地围在她旁边转,便大方地拿出来给她看。当然,给她看就等于小楼的其他人都知道了,每到沈君顾差不多应该来信的时候,他们都望眼欲穿地盯着唐晓。
从伦敦远渡重洋寄过来的信,大概都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差,唐晓刚拿到手的信都是两个月前的了,上面写着即将启程回国。可前几天《新新闻》上转载了一篇国外报纸的报道,法国记者拍到了国宝回程所托运的蓝普拉号邮轮在直布罗陀海峡搁浅的照片,照片上的船员们还在卸载船上的货物。那法国记者随口污蔑这次中国文物在伦敦的展览是幌子,实际就是用文物做国外借款的抵押云云。这篇报道本身可能就是唯恐天下不乱来博眼球的,但传回国内之后马上就捅了马蜂窝。这报道有图有据,说得头头是道,之前担忧着国宝外运就是卖到国外的民众们立刻群情鼎沸了。
故宫理事会哪里还不知道这是诬陷,但又没办法马上解释清楚,毕竟当时什么情况他们也完全不知道。再者海上风大浪大,传说地中海到处是海盗,又有传言说日本派了轰炸机打算在东南亚地区炸毁邮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