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听到两人的对话,更是深信不疑。
李墨林转头对中年人说道:“同志,你自己决定,要不要卖给我。要是你不愿意,还是那句话,买卖不成仁义在,以后卖鸡蛋天热了来这坐坐,渴了也可以来喝碗水。”
中年人一路和李墨林闲聊,觉得李墨林这个人特别真实、特别可靠,加上周青刚才真叫了“李老板”,更是深信不疑:“李老板,那就卖给你了。”
李墨林说道:“行,到时候来店里找我拿钱就行,明天再给我送四十个鸡蛋过来。”
“好!”中年人满脸笑容,如果每天都能固定卖四十个,这钱赚的可就太轻松了,又没有被“打办”抓的风险。
李墨林转头对正在修鞋地周青说道:“周青同志,你帮我找个装鸡蛋的东西,大哥的篮子还要拿走。”
“好!我这就去找。”周青说着放下手里的活,转身去找了一个盆。
完成第一单,李墨林如法炮制,又去找了几个小商贩,一个小时不到,又有五个小商贩同意下午来拿钱,留下了他们的商品。
清点了一下店里的东西,四只土鸡、三十二个鸡蛋、十二个猪血圆子、四十多盒火柴、还有三十多根蜡烛。.r./
猪血圆子是当地的一种特产,用豆腐、猪血、肥肉做的,半斤一个卖三毛钱。
有这些东西也差不多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周青搞不明白李墨林要做什么,疑惑地问道:“李老板,你弄这么多东西做什么?”
李墨林笑着说道:“探索个体经济发展方向。”
“卖东西?现在属于投机倒把,不准的。”周青说道。
李墨林说道:“咱们可以转换一下思路嘛,生意生意就是不断生出主意,对不对?”
周青深表赞同,毕竟管制放松,对他是有好处的:“李老板说的是。”
“周青同志,你帮我找一把钳子和一些稍微粗点的铁丝,行吗?”李墨林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