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也不保,自然更谈不到重来太湖聚首之事了。
这样,生离无异死别,甜蜜的时光竟是如此短暂,教她如何能不悲哀伤感!
湖畔的道路弯曲地通过一些树林时,形成了一些视线很短狭的地带。
在一个弯角处,玄衣老妪手持黑色拐杖,站在七八尺宽的大路当中,一头银发比清晨树叶草尖上的露珠还要夺目。
她身子怄楼,满面皱纹,看起来很衰老。
拄着的那根黑拐,拐身约有鸭卵般粗,摩瘤虬结,比她的人还高一点。
三个挑着担子的农人,从两支外的树林后转出来,都跨着急碎步子,两头的箩筐有节奏地起伏,很快就走近哑婆婆。
那条道路甚为宽阔,尽可交错而过,但那三个农人都突然煞住去势。
他们可不是自愿停步,原来大凡挑着重担之八,不怕多走一段路,却怕行进时的速度快慢不一或是忽停忽行,那才辛苦吃力。
只见哑婆婆黑拐横伸,拦住了去路。
那三个农人齐齐地横列在拐前,个个但觉一股力道顶住胸腹,寸步难移。
至于他们那股前冲之势,竟是突然之间消失,毫无压迫难受之感。
其中年轻力壮的农人,一瞧哑婆婆佝接老弱的样子,心中不服,当下奋起全身气力,向前硬挤,口中不知不觉进出吐气用力的叱声。
那年轻农人自然是白费气力,空自挣得脸红脖子粗,身前的黑拐却纹风不动。
他一看其余两个农人都往后退,便也急忙后撤,面上不禁是骇然之色。
哑婆婆慢慢地作个要他们绕道的手势,样子那么龙钟老迈,目光昏沉,真教人想不透她如何还有那么大的气力。
三名农人看懂了她的手势,驯善如羊地转身行走,没有一个敢开声抗议。
他们刚转弯隐没在树林后,又有一伙人出现,这一伙一共五人,三人骑马,两人一辆没有篷顶的轻便马车。
这伙人转出来,一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