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些认为不太放心的江湖人放到那边去,免得他们在中原闹事,这不是比什么都好。”
这个理由才是宝亲王最听得进的,连连点头道:“这当然,有了这个理由,就不怕廷议反对了;是,杜壮土,他们肯去吗?”
杜英豪笑道:“我出面号召,他们会去的。”
宝亲王道:“我对壮土的要求是一定支持的,在父王面前,我也会力争,相信不会有问题。”
杜英豪却一点都不客气地道:“殿下,草民是因为殿下还算英明,所以才要求官方的允准,那是尊重官家;其实那个地方远在万里之外,天高皇帝远,我们就是不声不响地去了,也没人能赶我们出来。那一片地方,本已为朝廷所放弃,归划到罗刹境内去了,是我重新把它要回来的。”
宝亲王也只有红脸低头,不作声了。杜英豪又慨然地道:“殿下!我是个江湖人,也是个汉人,我对那些人在私下里倡言造反是不赞成的。他们对大势太不明白了,老百姓现在需要的是安定的生活,他们那样胡闹,只有引起杀孽,使更多的人受害;但是我也不能帮朝廷去对付他们,所以我想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把他们送得远远的。”
宝亲王欣然道:“壮士说得好,我也不主张用强烈的手段去镇压反对者;我认为朝廷只要以德治政,使百姓安居乐业,天下自然太平,反对者自然就没了;但朝中一些王公却危言耸听,使得父王举棋不定,壮士能解决这个问题,真是,功德无量。”
杜英豪笑了一笑,他的心里自有主张,他没读多少书,一些学问多半是由说书摊上转来的。
他也听到过元末群雄起义,朱元璋如何起自草莽,得到刘伯温之助而有天下。那些故事使他十分神往,但因为说书是在大清朝了,对批评前明措施,十分自由,他也知道明代朱家有天下后,种种君残臣贪的情形,对朱家人没什么好感。
所以他的心中,虽有强烈的民族思想,然而他也极力地反对复明。他也对那些反清志士们,存有了一些反感,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