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回到谈判桌上来的,却又是另外两件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其一,是日军在太平洋海域发动了旨在压制盟军航空兵的“伊号作战,“大批日军战机疯狂的攻击了瓜岛沿岸的盟军舰艇和港口设施,加上日本联合舰队主力的重新集结和调动,盟军在太平洋方向上的压力陡增;其二,便是高加索地区两大主要油田的重新投产——根据苏德之间签署的停战协议,德军五年之内逐步归还高加索地区,但这里的主要油田10年内必须无条件为德国供应石油,而随着苏军撤退时破坏的油田陆续恢复生产,自战争爆发以来一直困扰德军的油料问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在各方形势的推动下,轴心国和盟军的第二次非正式协商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展开,自由法国的代表首次出现在谈判桌上,而盟军也将停战谈判的前提条件缩减为:德意废除兰国同盟条约,退出法国领土、归还法国舰队,有计划的逐步撤出在欧洲国家的驻军。
德意代表原则上接受了停战谈判的主要前提条件,于是,双方共同宣布于一周之后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举行停战谈判。
期间,德国和意大利果断宣布废止德意日三国同盟协定,德国也公布了三年之内退还法国领土、归还法国舰队的计戈“方案。作为回应,英美停止了针对德国占领区和德国本土的大规模战略轰炸,时隔3年零9个月,和平的阳光终于穿透了战争的阴云。
全世界关注的停战谈判,在一种向往和平的大氛围中如期展开,尽管各方首脑均未亲临谈判现场,但里斯本还是成为这个星球的焦点。失意的日本政府公开谴责德意单方面废止三国同盟条约的“可耻”行径,并暗示将对谈判进行破坏,不过在接下来一周的时间里,谈判出乎意料的顺利。各国代表还是就停战的大多数条件达成一致,最后的争议集中在了目前被德意军队占领的欧洲国家上。盟军以继续由德意军队控制非洲殖民地和波兰、苏俄部分领土为条件,换取德意政府接受盟军制定的5年撤军计划——按照这一方案,5年之内德意军队将陆续从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