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
海峡两岸及香港新闻研讨会为期三天的活动在一九九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揭幕。这次研讨会的目的,在于讨论中国大陆、港、台三地新闻事业的发展和前景,促进三方传媒的了解,探求建立合作关系。
香港资深报人、前明报企业有限公司主席查良镛发表了题为《三地同业,皆兄弟也》的专题演说,畅谈了他从事新闻工作四十七年的经验。查良镛指出,海峡两岸和香港人口众多,所有的人互相访问是不可能的,但新闻工作者若在访问了其他两地后能忠实报道出来,广大读者读了之后,就会增加了解。此外,查良镛也述说了新闻工作者应有的工作态度和社会责任。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亲爱的同业:
我说“亲爱的同业”,在我心中,对于所有从事新闻工作的同人,的的确确有一份诚挚的亲爱之心、亲爱之情。我于一九四六年在杭州参加《东南日报》做记者,那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到今年三月底辞去明报董事会主席,脱离新闻工作,整整是四十七年。我觉得这一生过得相当多姿多彩,花样不少而快乐,那完全是从事新闻工作的缘故。因为新闻工作就是多姿多彩,就是花样不少而快乐。各位知道我也写小说,然而对于我,写小说是附属于新闻工作的副业。写第一部小说时,我在香港《新晚报》当副刊编辑,是为了报纸的副刊需要而写,此后的小说则是为《明报》的需要而写。
我有时遐想,我将来临终之时会想到哪些人呢?除了自己的亲人和许多感情深厚的老师和同学之外,我一定会想到许许多多新闻界的好朋友,大陆的、台湾的、香港的,以及在外国的。今天在这里的,包括台湾的楚崧秋先生,我们结交已近三十年,每次相见都有一份喜悦。
在香港新闻处、广播事务处担任处长的张敏仪小姐,是我家庭的好朋友。在大陆,前《东南日报》总编辑瑞安人汪远涵先生,已数十年没见了,但仍有书信往还。各地老一辈的、中年的、年轻的新闻界朋友,我常常记得他们,相信他们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