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健,十分快活。而且,这珠子真可称得上如意珠,无论需要什么东西,只要对他默默地祷祝一遍,这需要的东西,自然会出现在屋子里,真是取之不完,用之不荆家中得此有力扶助,母子俩衣食一切,都用不着忧虑了。偏这平和性情奇怪,家中虽有此宝,他却一天不肯偷闲,仍和日常一般勤苦作工,风雨寒暑,概不休息。
一天,王氏对他说道:“儿呀,这如今得天之幸,你我衣食无亏,生活有着,你的年纪不小,也该留心访寻一位有才有貌的姑娘,早早完了婚姻之事,也好叫我了却一件大愿。”平和听了,答道:“母亲慈命,孩儿敬当遵从。怎奈孩儿自蒙仙人赐珠,治愈母亲目疾以后,曾许下一个大愿,要立下五百功行,才敢讲到婚姻之事。如今看看过了一月多了,也曾出入留心,并没什事可容孩儿施展的,这便怎样?”王氏见说,猛可醒悟道:“孩儿,那也不难,想仙家至宝,原为济世之用。我儿既然得之,还该公之于人,不但自己积德,也替那位仙师和老龙爷立些功行。”一句话还没说完,欢喜得平和直跳起来道:“毕竟是娘的见识高,孩儿怎么竟想不到!如今孩儿就去做个走方的医生,凡人有难治之症,只用红珠一照,包他祛病延年;再有贫苦人家,衣食不敷的,孩儿还可默祷红珠,把些银米与他。恁地时,不上一年,敢则立了千把件好事了。”王氏连说:“很好!我儿见义勇为,不可怠慢!既已想着,即日就去试办,看行得行不得!”平和笑道:“宝贝是不任人的,既能治母亲之病,自然也能治别人的病,既能照应我娘儿,又能救别人的困苦。”王氏笑道:“恁地时却不是好!”于是平和也不去做工了,天天挟着红珠,往来游行,凡是有病的人,经他把珠光一照,病人得了宝气,无不痊愈。
先是专替近村之人医治,后来大家传说开去,竟有远道之人,不远千里前来求治。平和一心济人,不但不取银钱,就是送来礼物,不能推辞的,也分送给村中贫困人家;还有些诚实规矩的人,因时运不济,弄得生活艰窘的,便向红珠求点银米送他。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