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可是敢在朝堂上大骂官家胡作非为的,表达这点抱怨根本无需鼓起勇气。赵谦自己也觉得大家说的没错,只能闭口不言。
虽然大宋官员敢怼朝廷,但是大家也知道得给赵谦留些面子。毕竟铁路这东西出现不过四五年,要是肯等下去,松江府定然会通铁路。赵谦不吭声,官员也适可而止。
赵谦前来松江的目的之一是来看沥青的使用,到了松江府办公楼,他就谈起此事。贾唯信听了之后立刻安排公路局准备实验,然后才问赵谦:“太子难道只为了这点事就来松江府?”
“官家考虑要加大到扶桑洲的航运,若沥青果然如官家所说的那么好,那就不是一年几万吨,而是一年百万吨。扶桑洲就不能如现在这样无视。另外,我也想来看看粮食情况。”
贾唯信看了看其他官员,转向赵谦答道:“太子,这几年气候不怎么好,各种大小灾情不少。只是铁路开修之后,俺们只是听着到处遭灾,却没真正遭灾的感受。”
赵谦听了这话之后觉得贾唯信的感觉和自己差不多,这种感觉大概能用‘违和’来形容。大宋的官员教育很努力,大家都知道天灾人祸很吓人。历史上一闹灾,各个朝代都如临大敌。连晋惠帝都能说出‘何不食肉糜’的话来。所以赵谦问道:“诸位,我也有如此感受。现在是小冰河天气,谈不上风调雨顺。大家办差努力,我想问问大伙的感受。”
其他官员互相对视,也看着赵谦。最后学社学长开口了,“太子,我们的确辛苦。只是现在救灾粮食来的很快。我等最辛苦的乃是把粮食发送到灾民手中。忙起来一两月回不了家。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我们现在遇到灾情,是着急,是又累又烦,倒是不太怕。”
这话立刻得到了官员的赞同。只是关键点都被贾唯信和学长说了,官员们又不太想重复别人说过的话,所以后面的说法稍显的有点夸大。还有官员忍不住又提起铁路的事情,“太子,若是铁路能到松江府,我们更不用担心粮食。”
还有吐苦水的,“太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