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开始仔细梳理脑海中属于原主的记忆。杂货店位于海市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周边虽有不少居民,但位置不算繁华。平日里靠着售卖些柴米油盐、日用百货,勉强维持收支平衡。不过,经营方式太过传统,利润微薄,生意一首不温不火。
李默然走出房间,踏入杂货店。看着狭小杂乱的店面,货架上陈列着种类有限、陈旧过时的商品,他不禁皱起眉头。在他这个现代人眼中,这样的店铺想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崭露头角,难如登天。
“必须做出改变。”李默然心中拿定主意。他打算先从店铺布局和商品种类入手。花了整整一天时间,他将杂货店内的货架重新规整,按照商品类别细致分区,让顾客能更便捷地找到所需物品。同时,他留意到店内商品大多是常见的生活用品,毫无特色与新意。
“民国时期,虽说百姓生活水平有限,可对新奇实用的物件,想必还是有需求的。”李默然心想。凭借对历史的了解,他决定引进一些在当时较为少见却实用性强的商品。
他取出原主积攒下的不多积蓄,前往海市的批发市场。在熙熙攘攘的市场里,他西处寻觅符合设想的货物。终于,在一个摊位上,他发现了一些精致小物件,有造型别致的手工肥皂、小巧便携的手电筒,还有简易实用的文具。这些东西在现代司空见惯,在民国时期的海市,却算得上稀罕玩意儿。
李默然毫不犹豫地与摊主讨价还价,一番唇枪舌剑后,以较为合理的价格采购了一批货物。回到杂货店,他将这些新商品精心摆放在货架显眼位置,并制作了简易宣传卡片,详细介绍商品用途和特点。
然而,新商品上架后,并未立刻吸引顾客目光。接连几天,杂货店生意依旧冷冷清清,李默然心中不免焦急。但他清楚,做生意急不得,需得有耐心和策略。
一日,一位年轻女子走进杂货店。她在店内随意闲逛,忽然被货架上一款手工肥皂吸引。那肥皂包装精美,散发着淡雅花香。
“老板,这肥皂怎么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