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怎能让你们破费?”那两个官儿道:“这是请都请不到的,何况我还想向史大人讨教呢。”那“史大人”推辞不掉,便道:“也好,我这世侄初来乍到,就让他多交两位朋友吧。这位是蓝编修,这位是黄编修,他们都是在翰林院的。”
檀羽冲听得这少年自称姓“谭”,“檀”“谭”音近,他自己也曾改姓“谭”的,心中一动,难道他也是……”那“史大人”坐下来道:“刚才我好像听见有人在唱张于湖的词?”那姓蓝的官儿道:“不错,湖上的画船有个歌女唱了于湖那首《西江月》,这酒楼上也有人唱了他那首《六州歌头》。”“史大人”道:“我都听见了。”那姓黄的官儿道:“我正想请教大人,这两首词究竟哪一首好?”“史大人”笑道:“你们两位都是翰林院学士,是该我向你们请教才对。”两个官儿齐声说道:“秦相爷生前都夸赞过大人的文才的,我们这点学问,怎能和大人比较?”檀羽冲心里想道:“他们说的秦相爷想必就是秦桧,原来这个史大人是秦桧提拔的。”“史大人”道:“两首词风格不同,各有各的好处。不过我喜欢那首西江月更多一些。此心到处悠然,真有几分渊明诗的味道。”那姓蓝的官儿道:“是呀,我们也是这样想的。这正是……”他本来想说:“这正是英雄所见略同”的,但想若这样说,岂非把自己的身份提高到和“史大人”一样,急忙住口。那落魄秀才模样的人正在喝酒,忽地噗嗤一笑,酒都喷了出来。那姓蓝的官儿道:“你笑什么?”那秀才道:“我不能笑吗?”念道:“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这两句好像也是陶渊明的诗。”弦外之音,渊明诗和于湖词一样,都是有两面的。“史大人”似乎不屑和这个穷秀才计较,微笑说道:“我和两位说故事,前几天有个姓俞的学士在一间酒馆的壁上题了一首词,最后两句是:明日重携残酒,来寻陌上花钿。给当今圣上知道,笑道‘穷秀才寒酸气太甚了’,御笔一改,改了两字,携字改为扶字,酒字为醉字,你们念念!”两个官同声念道:“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果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