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命亲信侍卫速办这件大事。朱棣没有找到建文的尸首,心中一块石头又悬了起来,他低声对道衍道:“发动全面搜查,就说是追查主凶余党,勿枉勿纵。”道衍算是世上最了解朱棣的人,他已意识到“朱允炆下落不明”这件事,将会变成朱棣心中的死结,令他终生寝食难安。道衍暗自叹了一口气,忖道:“要解这个心结,唯有让他亲眼看到建文的尸首。”于是立刻请天尊及鲁烈入宫商议到子夜。惊天动地的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终于过完了。六月十四是个炎热得令人难过的日子,一大早便烈日高照。宫中的议事大殿虽然未被火灾全毁,空气中仍弥漫着烧焦难闻的气味,即便门窗全开了一整夜,但因为是夜无风,呛喉的气味依然浓烈。朱棣步入大殿时,百官无不垂手肃立,不知是谁头一个叫出:“国不可一日无君,殿下请进大位。”接着劝进之声便如春雷般连续发作,此起彼落。朱棣面色严肃,双手举起,示意大家安静,然后道:“朱棣甘冒天下之大不韪,以四年时间发动靖难,便是要清君侧、除奸臣,恢复祖制,永保我大明江山,绝无半分觊觎帝位之意。此心可昭日月,诸位好意朱棣十分感激,但请莫再提劝进帝位之事,以免陷朱棣于不义。”众官员那肯依他这番话,但也了解自古劝进之事,至少要劝他三次才能成功,必要时还得安排一出感人肺腑、赚人热泪的好戏,当事人才会勉强答应做皇帝。众人知道这是必经的过程,便也就继续劝进,乐此不疲。等百官散了,朱棣留下了道衍和尚、鲁烈,还有大将朱能,另外叫翰林侍讲礼部侍郎王景在室外候传。朱棣的第一个问题是:“昨天一日一夜搜查南京城里城外,有何收获?”鲁烈道:“皇城起火前后,有民众看见身着便服的朝廷官员结队潜出城去,还有一人报告他看到一个像是建文帝的人也在其中。锦衣卫凑合各方消息,猜测逃亡者分为两路,一路向南,一路向西,咱们已经传令浙江、安徽、湖北、湖南一带的锦衣卫加强侦查。咱们衙门几个追踪侦查的老手一致判断,这两起出走人马,最终目的总不外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